真姬菇又叫玉蕈,是一种中小型美味食用珍惜菌,也是我国出口食用菌优良品种之一。真姬菇形态优美,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可与野生松茸相提并论,因此,被誉为假松茸、蟹味菇。
真姬的营养全面丰富,含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多糖体,具有防癌抗癌等多种治疗疾病的作用。
真姬菇子实体丛生,每丛15—50株不等,有时散生,散生时数量少,而菌盖大。
真姬菇抗逆性较强,其生活条件与香菇、平菇等其它木腐菌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而且真姬菇的不同菌株对各种生活条件的需求不完全相同。
1、营养
真姬菇是一种中低温和变温结实型的木腐生菌类,栽培原料比较广,如木屑、玉米芯、甘蔗渣和棉籽壳等都可做为主要原料,以用棉籽壳栽培的产量最高。在栽培过程中,加少量的辅料,如米糠、麸皮、大豆皮、棉籽饼和玉米粉等,可以提高单产。在实际栽培中,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添加黄豆粉、麦麸或米糠、玉米粉、过磷酸钙、石灰、石膏等辅料,能满足其碳氮所需,有较明显的增产作用。
2、温度
真姬菇与金针菇、滑菇、香菇和平菇等一样,具有变温结实特性,菌丝发育温度范围为5—30摄氏度,室温20—25摄氏度,5摄氏度以下、30摄氏度以上,菌丝生长不良。
子实体原基分化发育的温度在8—22摄氏度,生长最适温度为12—16摄氏度,8摄氏度以下,22摄氏度以上,子实体很难分化,在8—10摄氏度的温差刺激下有利于子实体快速分化。
菌盖形成后在5—8摄氏度的低温下,子实体仍可缓慢生长,但长期的低温会造成菌盖畸形,出现大脚菇。若遇22—25摄氏度较长时间高温,则出现菌柄陡长,菌盖下垂,影响产量和质量。
3、水分
真姬菇培养料含水量调到65%左右为宜,含水量低于45%菌丝生长缓慢,稀疏宜衰老。高于75%菌丝生长缓慢或不生长。
出菇前培养料含水量不能低于50%,不然子实体分化早而密集,品质差,产量低,因其发菌时间较长,培养料会逐渐失水变干,出菇前应补充水分,使含水量达70%—75%。
菇蕾分化期,菇房相对湿度应调节到98%—100%,菇体发育时,菇房相对湿度应为90%—95%,尤其是菇蕾期对空气相对湿度要求更高,如若空气湿度过低,子实体难以分化,菇蕾宜死亡。长期的过湿的环境也会影响子实体的正常发育,生长缓慢,菌柄发暗,有苦味,易受病虫害侵袭,出现菇上长菇的现象。
4、酸碱度
菌丝体生长为5—7.5,最适为5.5—6.5,PH值超过8.5接种块很难蒙发,考虑到培养料灭菌后PH值会降低,以及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也会降低培养料的PH值。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和促进菌丝体生理成熟,在拌料时,可把培养料调整到PH值8左右为宜。
5、光线
真姬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洁白粗壮,不宜老化,在散射光和黑暗条件下都能进行原基分化,但菌盖形成菌柄伸长期需要散射光,否则子实体发育不良,但菇蕾分化阶段应有弱光刺激,微弱的散射光对转色期是有益的。子实体显白期需要稍强的散射光,成盖期和伸展期需要200勒克斯以上的光照,每天光照不少于10小时。光照不足菇蕾发生少且不整齐,菌柄陡长,菌盖小而薄,子实体色淡,品质较差。
子实体生长时有向光性,如在地下室或山洞栽培真姬菇,每昼夜应开日光灯10—15小时。
5、空气
真姬菇是好气性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新鲜空气,菌丝体生长氧气充足时会缩短发菌时间,菌丝浓密,生长旺盛。子实本分化发育期间,需要潮湿而空气清新的环境,长菇环境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会造成子实体生长缓慢,且发生畸形菇,培养料的颗粒度要粗细搭配,防止过湿,防止菇房的二氧化碳过浓,原基大量发生时每小时应通风4—8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