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首页 » 鸡品种介绍三十二:南海黄麻鸡

鸡品种介绍三十二:南海黄麻鸡

南海黄麻鸡带有地方性的基因,所以抗病能力比较强,耐粗放管理,适合中小型农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饲养。

雏鸡在进入鸡舍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首先需要给鸡舍一个衡定的温度,使鸡舍内的温度保持在33摄氏度左右,如果是夏天还需要开窗通风,冬季则需要采用供暖设备难鸡舍供暖,并将育雏饮用水放在鸡舍内预热,还要注意鸡舍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之间,如果湿度达不到,可以在地上洒一些水。

在0到2周龄时,雏鸡的饲养密度在每平方米25—40只,之后随着雏鸡的长大进行分群。3—4周龄时每平方米15—25只,5—6周龄时每平方米10—15只。

雏鸡喂料前2—3小时应先饮用5%的葡萄糖水,经长途运输的鸡苗尤其应先饮水,雏鸡饮水约2小时后,观察大部分鸡雏已经将胎粪排除就可以开食了。使用肉用仔鸡料开食,保证料桶里的饲料雏鸡在30分钟内吃完,注意第一次开食不能让雏鸡吃饱,否则会对育雏期成活率有不良影响。

在育雏期的饲喂应该注意料桶里的饲料应该少喂勤添,保证料桶内不断料,让雏鸡自由采食。

雏鸡在前2周内本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弱,如果在育雏期保温不好,会影响鸡群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还会诱发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

育雏温度应按不同周龄进行调控,第一周32—35摄氏度,第二周29—32摄氏度,第三周26—29摄氏度,第四周23—26摄氏度,以后每周下降2—3摄氏度,直至常温。

养殖户在实际生产中,必须观察雏鸡的活动情况来调节温度,以雏鸡舒适为准,温度适宜时雏鸡均匀分布在热源周围,温度偏低时雏鸡挤在热源下方发出“叽叽”的叫声,温度偏离时雏鸡远离热源,昏昏欲睡,张口呼吸。

另外还应该注意通风换气,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

南海黄麻鸡育雏的前三天要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便于雏鸡熟悉环境,找到采食饮水的位置,并有利于保温,采用白炽灯照明,光照强度1—7日龄为每平方米4—5瓦,8—14日龄每天光照20小时左右,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2—3瓦,8—14日龄后采用自然光照。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520号

渝ICP备2022002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