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象洞鸡耐粗饲适应能力比较强的特点,不仅在福建本省进行养殖,也非常适合我国温暖的华南地区饲养,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也同样可以进行规模养殖。

雏鸡指的是出壳后到30日龄的小鸡。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为了让小鸡能够健康逐步壮的成长。就要给他们捡到一个舒适的育雏舍,一般养殖户可以直接简单的修建。

育雏舍的规格可以根据养殖雏鸡的数量而定。室内的地面要平坦,除鸡舍,还要配备保温灯来调节温度。在小鸡进舍前,还需要对育雏室的地面进行清扫。为了能够保证小鸡生活环境干净和卫生,就需要在地面铺垫垫料。垫料一般都采用锯,即透气,还能吸水,还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非常有利于小鸡更好的生长。

雏鸡出壳后,第一次饮水成为潮口或开饮。一般雏鸡进入育雏室30分钟后需要饮水。水温要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育雏的前三天,最好在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以减少雏鸡的应激反应。

饮水两小时后就可以开食了,使用雏鸡料开食。需要注意的是,开食不宜太饱,最好食西槽里的饲料,在30分钟内吃完。育雏鸡的饲喂应该要求定时定量少喂多餐。每天间隔两小时饲喂一次。
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要适当增加投喂量。每天每只鸡的日采食量是15-25克。

要想提高雏鸡的成活率,一定要注意温度、湿度和密度。一般来说,育雏的前七天温度是32-3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到70%。8日龄以后的温度每天下降2摄氏度,一直到20到22摄氏度。

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50%到60%就可以。
随着雏鸡慢慢的生长,它的饲养密度也要随时调整,过密不利于雏鸡的运动和采食。一般在1-7日龄时雏鸡的饲养密度是,每平方米40-60只。到了8-14日龄时每平方米30-40只。15-21日龄时每平方米20-30只。21-30日龄时每平方米15-20只。

雏鸡需要一定的光照才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在育雏的1-7天,需要24小时的光照。白炽灯光照强度一般每平方米保证15瓦。达到21日龄雏鸡,逐渐降到17小时光照。21日龄以后逐渐转入自然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