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首页 » 灰树花(栗蘑)栽培技术七:覆土期间的管理

灰树花(栗蘑)栽培技术七:覆土期间的管理

覆盖好的土要浇一次大水,浇透之后有些地方的土层会变薄以及菌棒裸露的地方再用土覆盖一下,让土的厚度在2厘米左右,然后盖上厚草帘进行保湿。

过了3—4天再浇一次大水,水渗透后,在畦的表面放上一些石子,这些石子能把长出的灰树花垫起来,避免粘上了土,比较干净。

搭建遮阴棚,遮阴棚高约50厘米,宽约70厘米,开口的一面要朝北,然后盖上一层厚度约0.08毫米白色或淡蓝色的塑料膜,再盖上一层厚草帘,起到保温、保湿、减少进光量的作用。最后铺上喷灌用的软管,在遮阴棚的两边各留一个小通风口,遮阴棚就搭建好了。

遮阴棚里的光照一般在50—800勒克斯,如果用一张报纸放进遮阴棚里,能够看清报纸上的五号字,说明光照在200—500勒克斯,这种光照下生长出来的子实体颜色比较合适。

遮阴棚搭好后,就进入菌丝培养期的管理阶段,这个阶段还没有长出子实体,需氧量较小,通风不宜过大,遮阴棚的两侧只要各留一个小通风口就可以了。

从最早栽培时间算起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夜间林地里的最低环境温度低于5摄氏度以及刮四级以上的风,要把通风口盖上,以保温保湿。

在菌丝培养期,土壤湿度偏高和偏低都会影响菌丝生长。一般土壤含水量在60%—70%之间最好,土是湿漉漉的感觉,用手抓起一把土能捏成团,松开以后土不会松散,放到20公分左右的高度落到地上能自然散开,这时土壤的含水量大概就在分之60%—70%之间。

土壤湿度过大时可以把通风口开大一些,降低湿度,湿度偏低可以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的时候揭开塑料膜,打开喷灌设施,一般喷水2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表面的水都深入土壤里,就可以把塑料膜盖上。

经过菌丝培养期管理,当畦面上长出了许多白色菌丝,可以浇一次大水,连续喷灌十分钟左右,以提高土壤湿度,通过浇大水刺激,一般经过3—5天菌丝扭结就会形成菇蕾,就进入了出菇期的管理阶段。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520号

渝ICP备2022002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