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许多家禽和野禽都对禽流感病毒敏感,家禽中的火鸡、鸡、鸭是自然条件下最常受感染的品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和春季多发,各种品种和不同日龄的鸡均可感染。
根据临诊表现和病理变化,可以分为典型禽流感和非典型禽流感两个类型。
发病急,传播快,致死率可达100%。
为接触传染,一般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经伤口和眼结膜也能感染,病鸡产的蛋可带毒,致使出壳后幼雏大批死亡。
一、症状: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从数小时到3—5天,常突然爆发,病程1—2天。病鸡精神不振,活动减少,食欲减退,消瘦,母鸡产蛋下降。呈轻度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咳嗽,打喷嚏,有呼吸啰音,流泪,羽毛松软,躯体卷缩,头和面部水肿,呈青紫色和下痢。
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或几种同时出现。
二、防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抗生素仅可以控制并发或继发的细菌感染,除了使用疫苗进行预防外,要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对入境的各种家禽和鸟类施行严格的隔离检疫,然后才能转至内地的隔离场饲养,在纳入健康鸡场饲养。
本病为一类传染病,鸡场一旦发生本病,应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严格封锁,就地搏杀焚烧场内全部鸡群,对场地、鸡舍、设备、衣物等严格消毒。消毒药物可选用0.5%过氧乙酸、2%次氯酸钠,以及甲醛及火焰消毒。
三、疫苗:禽流感病毒有16种(H1~H16)血凝素亚型,各亚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H5和H9亚型禽流感,但H5亚型禽流感致死率高、危害大,是预防的重点。
H5亚型禽流感疫苗有多种,应根据免疫禽的种类进行选择。
灭活疫苗应在2~8℃下避光冷藏,不能冷冻或者过热。在疫苗使用前应置于室温(20~25℃)2小时左右,过凉的疫苗注射到鸡体内后会引起较大的反应。
禽流感H5N2亚型灭活疫苗:
该疫苗主要用于蛋鸡或种鸡的免疫。可分别于2周龄、5~6周龄、17~18周龄各免疫1次,以后每隔4个月免疫1次。初次免疫的剂量为0.3毫升/只,采用颈部皮下注射途径免疫;以后每次免疫剂量为0.5毫升/只,采用胸部肌肉或颈部皮下注射途径免疫。
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灭活疫苗:
该疫苗可用于鸡、鸭、鹅和鸽子等多种禽类。对于蛋鸡和种鸡的前3次免疫时间、剂量和途径等均与H5N2亚型疫苗相同,只是其免疫期较长,可以维持6个月以上。
雏禽常采用颈后部皮下注射,成禽则常采用肌肉注射途径,要注意的是,在鸡食用前28天内不能使用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