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育成鸡和产蛋鸡,多见于秋冬和早春寒冷季节,来势猛,传播快,3—5天即可波及全群。鸡群饲养密度过大、鸡舍寒冷潮湿、通风不良、缺乏维生素A以及管理不当是造成本病发生和严重损失的诱因。
本病发病率虽高,但死亡率较低,尤其是在流行的早、中期鸡群很少有死鸡出现。但在鸡群恢复阶段,死亡率增加。死亡鸡多属继发感染所致。由继发症致死的鸡中常见的是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鸡大肠杆菌病、鸡白痢等。
病死鸡多瘦弱,不产蛋。
一、症状:潜伏期1—3天,病鸡采食量明显减少,颜面肿胀,鼻腔有桨液、粘液性分泌物。眼周围和肉髯也肿胀,进而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育成鸡开产延迟,鸡发病后产蛋量明显减少。
本病和慢性呼吸道病、慢性鸡霍乱、禽痘、以及维生素缺乏症等的症状相类似,因常伴有并发感染,在诊断时应考虑到其他细菌或病毒并发感染的可能性。如群内死亡率高,病期延长时,则更须考虑有混合感染的因素。
二、防治: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和红霉素、强力米先治疗,预防用油佐剂灭活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