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一般2—7周龄的雏鸡感染率和死亡率最高,2周龄内因有母源抗体保护极少发病。成年鸡抵抗力强,多为带虫者,发病不多,常伴发或诱发其它疫病。
一、症状:病鸡精神沉郁,头颈卷缩,羽毛竖立,不原活动,不食,冠和黏膜苍白贫血,排水样稀便,并带少量血液,死亡率很高。
盲肠球虫:肠黏膜出血及坏死,肠内溶物血样,内含坏死剥脱的黏膜。
小肠球虫:肠腔扩张,肠痂膜充血,并密布出血点,肠壁变厚,黏膜显著充血、出血及坏死。
二、防治:搞好卫生,保持鸡舍和地面或垫草干燥,勤清圈,粪便应发酵处理,水泥地面和墙壁最好用火焰喷射消毒。
由于球虫对药物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常用的抗球虫药应交替使用,或联合使用几种高效球虫药,如球痢灵、氯笨胍、菌球净、莫能霉素、盐霉素、复方新诺明、氨丙啉等。
种鸡可使用球虫疫苗预防。
当鸡群体暴发球虫病时,可用下列药物治疗。
1、氯苯胍球虫药,疗效高,毒副反应轻,每100公斤饲料用3-5克拌料,连用3-5天。
2、10%盐霉素钠。每100公斤饲料用5-7克拌料投喂,连用3-5天。
3、磺胺二甲氧嘧啶。每100公斤饲料拌药50克,连用3天,停3天再用3天。
4、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2-3万单位配合Vk3针剂0.2毫克混合肌注,每天1次,连用3天。
5、30%水溶性磺胺氯吡嗪钠粉,每公斤鸡1克兑水饮水3天,重感染时每公斤鸡可用2—3克,也可按每100公斤饲料用药25-30克拌料投喂。
6、硫酸钠辅助治疗法。适用于小肠球虫病的后期,肠腔内充满脓血时,此法优于单一使用抗球虫药治疗。每1000羽鸡用硫酸钠500克饮水3-5天,重症者可口灌服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