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菇腐生能力强,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可利用的栽培原料也非常广泛,容易进行人工栽培。


姬菇原种培养基的配方有很多种,常见的配方有,玉米芯58%,棉籽壳20%,麦麸20%,石膏1%,石灰1%。

首先把玉米芯,棉籽壳,石膏和石灰倒进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原料与水的比例为2:3,搅拌25—30分钟,确保培养基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将做好的原种培养基堆放在一起,拍实表面,进行发酵。

料堆高80厘米,宽100—120厘米,长度随培养基料多少而定,目的是通过发酵产生的高温杀灭原种培养基内部的部分杂菌。

发酵一个星期后在原种培养基上插超直径10厘米左右的圆孔,孔要插到培养基底部,每立方米培养基均匀插出8—10个孔,放出培养基发酵产生的热气,培养基发酵内部温度会达到70摄氏度,不及时将热气放出,会导致培养基腐烂变质,培养基插孔后继续发酵3—4天,当培养基内部长出白色丝状物,说明培养基完全发酵。

发酵后的培养基倒进搅拌机中,同时倒入麦麸,然后打开水箱的水管,开启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大约搅拌15分钟后,取出培养基,这时在检测原种培养基含水量和PH值。要求水分含量在60%—80%,PH值为7。

水分检测方法为抓起一把培养基,用力攥后不易散落,没有水流出,这时的水分含量就是70%左右。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含水量大于80%,要将培养基放置几个小时,蒸发水分,然后再次检测,含水量达到要求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含水量低于60%,加水再次搅拌使含水量达到要求。

用PH试纸检测PH值,将试纸插培养基中,使试纸完全被湿透,对照试纸标准,以PH值7为好。

